甲癬(俗稱灰指甲),又稱為臭甲  

首頁 > 健保皮膚專科 > 甲癬(灰指甲)

甲癬(俗稱灰指甲),又稱為臭甲,是由於黴菌感染指/趾甲造成。症狀為指甲變色、變厚、變形、易產生碎屑、指甲分離等現象,常見於足癬或手癬的續發性指甲侵犯。由於灰指甲一般沒有什麼症狀,除了外觀難看或影響社交外,許多人往往忽視而不積極治療。

閩南語稱為「臭甲」,常見於年長的患者,且多併有足癬(香港腳),少數患者僅有指甲部位受染。外觀看來指(趾)甲會變形變色,厚度增加或是呈現易碎空心狀。灰指甲的治療以口服藥為主,因為指甲是死的角質細胞無法吸收藥物,須由血液送達效果較佳。

目前健保有給付特效藥物,因為價格昂貴,所以限制較嚴格,手指甲的療程為六周,腳趾甲則為十二周,一年只給付一次療程。一個療程約花費四千至八千元,如經醫師開立請好好珍惜,定期回診服藥,療程結束後,約可達到八成的治癒率。

口服抗黴藥物在國內曾有導致肝炎的病例,唯都是屬於個人體質的過敏反應,並不需要過度的擔心,就像我們在口服各種感冒藥一樣,真正發生過敏的機會是極少的。

目前對於灰指甲治療方法,程度輕微未侵犯甲母者,可用銼刀去除病灶再加上外用抗黴菌藥物;目前還有抗黴菌指甲油劑 amorolfine,其藥液可以穿透甲板,有效濃度可以保持七天以上,因此只需每週使用1~2次塗在患部,治療時間通常在手指甲為連續用藥六個月,腳趾甲需九至十二個月。

至於嚴重的灰指甲則以口服抗黴菌藥 itraconazole每天 200 mg 或terbinafine每天250 mg,療程為手指甲六週,腳趾甲十二週;也可以itraconazole 每天 400 mg服用7天休息21天之脈衝療法,手指甲兩次脈衝,腳趾甲三至四次脈衝療程。口服抗黴菌藥物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輕微的腸胃不適 (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),頭痛,皮膚疹,約有百分之2~3的病人在服藥期間有輕微的肝功能指數上升 (停藥後會恢復),但真正造成嚴重肝炎的比例甚低,因此在治療期間會監測肝功能指數。有時針對頑固難治的灰指甲,除了口服藥物外,還需合併使用手術治療,將嚴重感染的指甲以手術移除。

容易感染灰指甲的情況包括年長者、經常指甲外傷、有家族史、糖尿病患者、周邊血管疾病患者、免疫低下、工作或生活經常暴露在溫暖潮濕或有皮癬菌的環境。 在預防上要注意以下幾點:

徹底治療既有的病灶;治癒後仍要留意足癬或灰指甲復發的情形,並早期治療。

斷絕可能的感染源:家中如有其它成員患有足癬或灰指甲,需一起治療;家中成員不共穿鞋襪,襪子分開清洗;治療期間使用不同的指甲剪修剪患部與正常的指甲。出入泳池、健身房,最好能穿著自己的拖鞋。

避免提供黴菌良好的生長環境:穿著通風良好的鞋襪,保持足部乾爽,修剪指甲時應避免指甲受傷。

診所地址:台中市北屯區崇德二路一段142-2號 電話:04-22467890 電子信箱: chungskin0401@gmail.com 網站: http://www.chung-skin.com
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院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。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,進入本院之網址(域)直接點閱者,不在此限。
本網站僅供相關醫療保健參考之用,不能取代醫療行為與醫師診斷,如遇疾病仍建議親自就醫
Copyright © Chung Skin Beauty Clinic All Rights Reserved